6月14日是全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非遺保護與城鎮(zhèn)化同行”。6月13日起,2014年武漢市“文化遺產周”活動拉開帷幕,旨在大力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示近年來武漢市非遺保護的豐碩成果,提高全社會的非遺保護和參與意識。
在近10天的時間里,將舉行50余項各具特色的非遺宣傳活動,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文化需求,總體規(guī)模和數量均超過往年,將吸引更多市民親身領略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四大專業(yè)院團舉辦公益演出
武漢說唱團、武漢楚劇院、武漢漢劇院、武漢雜技團等四家單位,既是市直屬文藝院團,同時也是地方曲藝、楚劇、漢劇、雜技等非遺項目的保護單位!拔幕z產周”期間,4家院團將舉辦專場公益性文藝演出,讓觀眾欣賞藝術的同時,增強非遺保護意識。
今晚19時30分,2014年武漢市“文化遺產周”啟動儀式將在漢口江灘大舞臺進行,屆時,武漢說唱團為觀眾帶來一臺公益性的湖北地方曲藝專場演出,陸鳴、田克兢、孫仲江、張明智等曲藝名家將登臺獻藝,節(jié)目有相聲、獨角戲、湖北大鼓、湖北評書、湖北小曲等。啟動儀式上,我市第二批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名單將正式公布。
明晚19時30分,漢口江灘大舞臺還將舉行“楚風楚韻”經典流派演唱會暨楚劇流派傳承工作室揭牌儀式。都市茶座曲藝劇場、楚樂戲苑、人民劇院也將陸續(xù)上演傳統劇目及經典折子戲,雜技《鳳舞九天——九頭鳥的傳說》將在武漢雜技廳上演。
喜歡看電影的觀眾,“文化遺產周”期間也可在免費的露天電影中找回昔日的美好回憶。14日至21日,漢口江灘玻璃廣場天河院線江灘影院,非遺題材的電影,越劇、豫劇、京劇、黃梅戲等傳統戲劇將輪番上映,伴你度過輕松愉快的納涼時光。
知名專家為武漢觀眾開講堂
今年的“文化遺產周”期間,武漢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和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將聯合舉辦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20日到22日,全國非遺研究領域的領軍專家學者云集武漢,共同探討非遺保護。
武漢圖書館名家論壇、社科講壇,也將邀請全國非遺專家、學者開堂講課,與廣大市民讀者學術互動。
14日10時,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劉守華教授在武漢圖書館作報告,主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劉守華1956年開始投身民間文學(重點是民間敘事文學)研究,迄今在海內外發(fā)表有關民間文化的文章400多篇,出版學術論著10余種,其中《民間童話概說》、《中國民間故事史》等五部著作獲得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2007年,以他為首的華中師范大學民間文學教研室榮獲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獎。
21日14時30分,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龔平,將在武漢圖書館為觀眾作報告,主題為《非遺保護——蘇州讀本》。龔平長期從事文博、藝術教育和藝術表演等管理,曾主持2010年度國家文化創(chuàng)新工程——蘇州昆曲遺產保護、繼承、弘揚工程,以及“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科學保護”、“昆曲與明清蘇州傳統工藝美術生態(tài)鏈”和“當前蘇州居民文化需求與利用問題調研”等省、市級社會科學和文化創(chuàng)新課題項目研究。
長江流域10城市 非遺傳承人來漢表演
作為今年“文化遺產周”的重點內容——2014武漢第三屆非遺藝術節(jié)暨長江流域非遺展將于6月19日開幕。今年“非遺藝術節(jié)”突破地域限制,邀請長江流域10個城市的非遺傳承人來漢參加,屆時,蜀繡、廬州木雕、三河羽扇、吳氏船模彝族撒尼刺繡、掐絲唐卡等14項非遺項目,將按古代地域分為青藏、云貴、巴蜀、荊湘、贛皖、吳越等6大區(qū)域在漢口江灘與市民和游客見面,每個區(qū)域內均設有非遺傳承人表演區(qū)。除了非遺展示,市民還能欣賞到遁術、滇劇、雜技等精彩演出。
“文化遺產周”期間,新建成的武漢非遺藝術博物館即將開館, 該館以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主體,同時兼顧全國其他地區(qū)的特色非遺,包括漢繡、武漢雕花剪紙、楚式漆器、木雕船模近60項非遺項目約300件展品,所有非遺展品均由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完成。
武漢博物館、武漢美術館將舉辦傳統美術、傳統技藝的展覽展示活動。
武漢煨湯蔡林記熱干面 “飄香”大學校園
12日,武漢煨湯技藝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喻少林走進武漢商學院,從武漢煨湯技藝的歷史淵源與傳承譜系、武漢煨湯技藝的特點等,向大學生介紹武漢煨湯的昨天、今天,并暢想它的明天。講座結束后,不少大學生現場提問,向他咨詢煨湯秘訣。據悉,該校還將邀請蔡林記熱干面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王永中、老大興園鮰魚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孫昌弼以及武昌魚制作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盧永良等進校園“傳藝”。
全市各城區(qū)準備了精彩紛呈的非遺主題活動,吸引轄區(qū)居民參與。在中心城區(qū),江漢區(qū)將舉行單弦拉戲專場音樂會、百名漢繡繡娘現場展示,漢陽區(qū)組織中小學生參觀高龍博物館、漢繡博物館,武昌區(qū)開展“共同的責任”——我的家鄉(xiāng)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青山區(qū)舉行非遺傳承人“手藝傳承”活動,洪山區(qū)組織公益性非遺專場文藝演出,江岸區(qū)、硚口區(qū)組織非遺傳承人現場獻藝等。
遠城區(qū)的活動也十分豐富,黃陂區(qū)把非遺展送進校園,蔡甸區(qū)開辟專版宣傳非遺知識,新洲區(qū)設咨詢點講解非遺申報程序,東西湖區(qū)組織非遺保護工作人員培訓班等。漢南、江夏區(qū)舉辦非遺圖片展等。
客服電話
4000-888-943
7*24小時客戶服務
15527575559